去年以來,中小企業面臨融資難、用工荒、高成本、匯率升值等多種因素疊加交織造成的生存困境。“老板跑路”、“公司倒閉”屢見報端。如何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走出寒冬,成為今年兩會委員代表們最關心的議題。
眾所周知,融資難目前成為壓在中小企業身上最大的一塊石頭。中國企業家調查系統最近發布的報告也顯示:大部分中小微企業認為從銀行貸款“非常難”或“比較難”,超過一半的中小型企業表示目前資金相當“緊張”。
對此,銀行在資金上應該給予一定的扶持,確保中小企業資金鏈的通暢。周曉光表示,“如果能夠在資金上給予微小企業支持和扶持的話,那么它是有能力走出來的。”她指出,很多微小企業還是具備創新能力的,因為中小企業都身兼多職,涉及面廣,既做老板又做技術又做市場,因此它會專注這塊,對市場、技術都有一定的了解,只是缺少資金的運作能力和資本的運作能力。
“企業呈季節性階段性的遇到困難,這個時候需要社會、銀行和政府的幫助和幫扶,不過其他時候是靠企業自身的。”周曉光指出,政府沒有辦法幫到你做市場,市場是要靠自己做的,研發也是要靠自己做的,中小企業要發展的話更多地要靠自身的發展。因此,在企業發展遭遇寒冬下,中小企業必須做好自主創新和產業升級。
“總之,對于中小企業和微小企業發展首先要創造環境,包括從稅收方面金融方面,36條要盡快地出臺相關政策去落定。其次,企業自身也要增加信心,只要有勇氣去面對困難,一定可以度過這個寒冬。”周曉光說。